中国绿色时报9月12日报道(记者王钰通讯员林琼)世界目光看到东边,舞台写满了岁月流连,总是中国元素闪亮眼,传奇点燃盛典再重现正如这首名为《世界看中国》的歌中所唱,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正走上世界舞台,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。9月6日,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幕,这一次世界目光聚焦东方,希望探寻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。从漫漫黄沙到片片林海,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荒漠化防治事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不断向前推进,全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000多万公顷,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连续3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。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,2014年与2009年相比,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62.3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1.16万平方公里,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,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;沙化土地由173.1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72.12万平方公里,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,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。
在防治荒漠化的进程中,我国为全球沙化土地治理树立了典范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。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,由政府建立政策支撑体系,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身防沙治沙事业,形成防沙治沙合力。二是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,坚持严格保护、自然修复为主,在加强荒漠天然植被保护的同时,加大沙化治理和修复力度。
三是坚持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,形成了以《防沙治沙法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,同时实行信贷支持、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。四是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,重点区域通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治理,非重点地区由重点工程带动推进面上治理。
五是坚持讲究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,总结推广了近百套较为成熟的防沙治沙技术和模式,同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、苦干实干的精神。六是坚持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,在大力推进沙区生态建设的同时,积极发展特色沙产业。在我国荒漠化防治领域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逐步增强,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正逐步建立,政府、企业、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正逐步形成,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模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,也必将对世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
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,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。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资料显示,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%。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境内分布着八大沙漠、四大沙地,在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的西北、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,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、东至松嫰平原的万里风沙带。
当前,荒漠化土地占到国土面积的1/4以上。防治荒漠化任重而道远,需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,驰而不息,久久为功。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,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拳拳期盼,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任务。
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,美丽中国的全新图景,正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徐徐展开。
本文关键词: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,艾弗森贝博ballbet官网,ballBET贝博BB艾弗森下载,贝博bb平台体育全站版
本文来源: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-www.03j2.com